新闻活动

中骥建设集团董事长央金卓玛会见阿尔巴尼亚新任驻华大使波达

2025·08·14 35


      在巴尔干半岛的西南端,阿尔巴尼亚如一只展翅的山鹰,静卧于亚得里亚海与品都斯山脉之间。这片土地曾孕育了伊利里亚文明,历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千年洗礼,在20 世纪的风云中走过独特的发展道路 —— 从反法西斯斗争中的坚韧抗争,到后来的社会变革,如今的阿尔巴尼亚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化,在历史的积淀中探寻超越传统产业的新机遇。除了壮丽的山海风光,这里还藏着古老的传说与多元的文化,从拜占庭时期的教堂到奥斯曼风格的集市,从山间的古堡到海滨的渔村,时光的印记处处可见。 



      斯坎德培广场的雕塑如今,这个曾因“欧洲最不发达国家” 标签被熟知的国家,正通过经济转型焕发新生,与中国在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巴尔干市场的重要支点。


01从传统友谊到"一带一路"的新纽带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交往,承载着跨越世纪的信任与默契。上世纪中期,两国正式建交,在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结下深厚情谊。早在冷战时期,中国援建的纺织厂、水电站就成为两国合作的见证,而阿尔巴尼亚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也通过交流走进中国大众的视野。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巴尼亚亲手栽植的油橄榄周恩来总理雕像和纪念石进入新时代,中阿两国在“一带一路” 框架下深化合作,2018 年签署共建合作文件,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人文交流列为重点方向。作为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阿尔巴尼亚正以其连接欧洲与巴尔干的枢纽地位,成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 向欧洲延伸的关键节点。

 

02“山海之国” 的文明密码与经济蜕变

 

      阿尔巴尼亚被称为“山海之国”,75% 的国土是山地与丘陵,却拥有 362 公里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 —— 一半是陡峭的山峦,一半是湛蓝的海湾,构成了 “山海相拥” 的独特地貌。这里是《荷马史诗》中英雄奥德修斯的传说之地,留存着 2500 年前的伊利里亚古堡,也有中世纪的 Berat 古城(被称为 “千窗之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上的历史遗迹多达 10 处。文化的多元性是阿尔巴尼亚的鲜明印记:东正教、伊斯兰教与天主教在此和谐共存,民间音乐中既有巴尔干的欢快节奏,也融入了地中海的悠扬旋律;传统手工艺品如木雕、刺绣、铜器,以几何纹样和自然图腾展现着民族智慧。美食则融合了地中海与巴尔干的风味—— 烤羊肉配酸奶酱、菠菜馅饼 “byrek”、用本地橄榄油腌制的橄榄,以及葡萄酒(阿尔巴尼亚的葡萄种植史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味觉记忆。 



      经济层面,阿尔巴尼亚曾长期以农业为主,橄榄、葡萄、谷物是传统作物。20 世纪后期,随着矿产资源(铬、铜、镍)的开发和轻工业的起步,经济结构逐渐多元。近年来,该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摆脱对传统资源的依赖,将目光投向更具可持续性的领域 —— 旅游业、可再生能源、现代农业加工等产业的潜力正逐步释放。

 

03经济转型中的机遇

 

      从山海资源到产业升级为打破单一经济结构,阿尔巴尼亚的转型之路正催生诸多合作机遇。这个国家虽人均GDP 尚在发展中,但凭借独特的区位与资源,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潜力:

Part 1旅游业

      亚得里亚海的湛蓝海岸、萨拉热窝至地拉那的“历史之路”、南部的岩溶地貌与溶洞(如世界最大地下河溶洞之一的 Gjipe 洞穴),让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政府推出简化签证政策,开通更多国际航线,2023 年接待外国游客超 700 万人次,其中来自中国的游客同比增长 40%,海滨度假、文化研学、户外探险成为热门项目。


 

Part 2可再生能源

      阿尔巴尼亚的水力资源占欧洲总量的3%,山间溪流与湖泊为水电开发提供天然条件;同时,南部的日照时长年均达 2500 小时,太阳能潜力显著。政府计划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 50%,目前已吸引多家国际企业参与水电大坝和光伏电站项目,中国企业在设备供应与技术合作上具备天然优势。


 

Part 3农业与食品加工

      作为“欧洲的橄榄园”,阿尔巴尼亚的橄榄种植面积超 150 万亩,橄榄油年产量达 3 万吨,且以有机种植为主;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本土葡萄酒在国际赛事中屡获殊荣。这些农产品为深加工(如橄榄油精炼、葡萄酒酿造、水果罐头)提供了充足原料,契合全球对有机食品的需求热潮。


 

Part 4轻工业与制造业

      阿尔巴尼亚的纺织、制鞋、家具制造等轻工业基础扎实,劳动力成本具有竞争力。政府计划在都拉斯、发罗拉等沿海城市打造产业园区,吸引外资参与产业链升级,目前已有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服装加工厂,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04对话阿尔巴尼亚大使共绘合作新蓝图

 

      在中阿关系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中骥建设集团董事长央金卓玛近日拜访了阿尔巴尼亚新任驻华大使波达阁下,双方就深化两国多领域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央金卓玛主席与阿尔巴尼亚新任驻华大使波达阁下波达大使表示,阿尔巴尼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政府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与便利,尤其欢迎在旅游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农业技术合作和轻工业园区建设等领域的投资。“中阿传统友谊是合作的基石,我们期待通过‘一带一路’框架,让更多中国企业了解阿尔巴尼亚的潜力,共享发展机遇。”

 

05稳定的港湾开放的机遇

 

      阿尔巴尼亚虽身处巴尔干这一历史复杂的区域,却以稳定的社会环境、温和的外交政策成为地区安全的“稳定器”。其毗邻欧盟市场的区位优势,加上政府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 如简化外资审批流程、设立经济特区等,让这里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的 “跳板”。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贸易展览会从亚得里亚海的波光到品都斯山的林海,从古老的城堡到现代化的产业园,阿尔巴尼亚正以“山鹰” 的韧性与活力,在转型中书写新的篇章。对于寻求海外机遇的中国企业而言,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无疑是巴尔干半岛上一处值得深耕的合作热土。


诚信为本 · 行胜于言 · 争创一流

中骥建设集团 ,与您携手开拓可持续发展新征程